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3)
在南方的玛雅文明开始分崩离析的同时,北方不仅享受着相对的繁荣,还出现了许多发达的新城市中心,包括玛雅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北部玛雅文明的复苏也因而与干旱之说相悖:有批评家指出,如果气候变化导致南部文明一蹶不振的话,北部文明为什么没有遭到这一厄运呢?
研究人员为这一疑问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理论脱颖而出。不过,近期的一项发现似乎让我们离答案更近了一些。在11世纪玛雅文明衰退期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旱灾。
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
研究玛雅文明的考古学家很难确定这些城市存在的准确时期。玛雅的文字记录曾一度数以千计,但在殖民时期,西班牙人听从天主教牧师的命令,大量焚烧玛雅书籍,最终只有4本玛雅书籍幸免于难。因此,要确定古代玛雅城市的繁荣时期,研究人员只能依赖于刻在石碑上的日历、陶瓷制品的风格、以及对有机物的放射性碳定年法。
此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北部玛雅文明主要城市中心出现的大致时间,正是这些研究显示,北部地区挺过了9世纪的大干旱。但直到最近,这一大堆数据才被一项研究集中起来。这样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让研究人员从整体看待玛雅北部地区,并帮助他们判断出该地区兴盛和衰亡的主要趋势。
在去年1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英美两国的考古学家首次将北部玛雅的城市中心通过计算得出的年份集中起来。他们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遗址收集了200个年份,一半是通过石头上刻的日历得出的,一半是通过放射性碳定年法得出的。然后研究人员将其做成一幅宽幅图表,上面显示了玛雅北部各座城市繁盛的时期,以及它们开始衰落的时间。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大大改变了我们队玛雅文明消亡之谜的看法。和之前的说法不同,北部地区在干旱时期同样经历了一次衰退——事实上,它经历的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在9世纪下半叶,石碑上的日历铭文减少了70%。玛雅北部地区的放射性碳研究也显示出了同样的规律:在这段时期内,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也大大减少。而这正是干旱开始使南部文明衰退的时间。显然,在经历了干旱的浩劫之后,北部也并非是毫发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