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或是人类文明的幕后掌舵人(2)
可惜事与愿违,哈维破坏了爱因斯坦的全部打算,尽管肉身已成灰烬,最终他的大脑还是被供奉在了实验室最重要的位置,令无数科学界的景仰者以研究的名义继续着无上的膜拜。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兴趣反映了人们对高智能的尊崇。1905年,只是瑞士专利局一个普通技术员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跨时代的论文,一举开启了相对论、量子理论和布朗运动理论三个新领域的大门,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为科学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然而在当时,原子和分子的真实性都不明确,相对论更是无人能懂,谁能想到一个人的思维可以领先一个时代这么多?也难怪100年以后的2005年被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盟定为世界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里程碑式的发现;更难怪很多人像迷信上帝般相信,爱因斯坦是整个20世纪唯一的天才。
一直以来,人类都无法忽视我们自身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每一个时代,仿佛上天注定一般,总会有一些“天才”横空出世,将整个人类文明带往更高的境界——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所谓的天才究竟来源于什么?
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便是基于这样一个疑问,但是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结果并未带来什么具有说服力的发现。这颗大脑与常人并无明显差异,除了相对更加健康,甚至重量还要稍小一些。也就是说,从大脑的构造中,并不能有效地说明天才的成功之处究竟为何。
而联系到常常被用来和爱因斯坦比较的17世纪另一位伟大物理学先驱艾萨克·牛顿爵士,科研人员倒是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一些共同之处:这两位着名的学者竟然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这种精神病症导致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模式异于普通人,以至于难以和人进行沟通。他们不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当然我们也无法进入他们的世界。但是在另一些旁人看来极为高深的领域,譬如高级数列组合、化学分子结构,他们却玩得游刃有余,并乐在其中,让别人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天才总是寂寞的,但你不能把他们都归入精神病的范畴,虽然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精神不太正常,例如拿破仑、亚历山大、陀斯妥夫斯基……那又该如何为之定义?
托马斯·爱迪生最着名的一句话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但这句话或许只对他自己适用。如果真的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分,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只是无用功;而对天才而言,勤奋应该是生活的另一种乐趣。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发展壮大的基因理论似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把所有的差异归结到基因上,但仍然没有直接点明天才的成因,因而也就不能缓解人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出现,人类的文明是否也就走到尽头了?
尽管现在这听上去好像是杞人忧天,但回顾玛雅文明的例子,也有人认为是那个社会中拥有高智商的文化阶层的没落直接导致了文明的整体衰落,而这样的事发生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并非全然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