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好山好水(4)
诗仙李白尤爱采石矶,唐朝开元十二年,年轻的李白首登采石矶,并从此与采石矶结下不解之缘,后又多次重游,便有了《望天门山》《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佳作。许多文人名士,如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江水浩荡,月光清寒,遥观月相,别有一番风雅。
月夜,从翠螺山下的太白楼,顺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拾级而上,登上山顶的三台阁,阁高五层,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气势恢弘。站在三台阁上,扶栏远眺,万里长江尽收眼底,安静而又神秘。
传说采石矶中秋赏月起源于东晋时期,东晋镇西将军谢尚和穷书生袁宏曾于中秋夜吟诗赏月,开了民间赏月活动的先河。此后,逐渐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的习俗。
赏月与马鞍山采石矶的缘分并不仅仅止于此。在赏月已成风尚的唐代,不少诗人都在这留下了赏月佳作。除了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刘禹锡的《晚泊牛渚》、清代诗人黄钺写的中秋赏月小诗《咏月》等都传颂了采石矶的月色。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经和州攻打太平(今马鞍山和县),得知当地人民反元情绪高涨,便和谋士刘伯温商量在军营里做了大量月饼,每个饼上放上一张小纸条,上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密语,并派一些士兵以送月饼为名,暗中串联,约在八月十五夜杀鞑子。这天晚上,人们果然把村里的鞑子都杀光了。从此,和县人民每到八月十五夜家家杀鸭子、吃月饼,杀鸭子即杀鞑子谐音演变而来。
中秋佳节
对于中秋,马鞍山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逢中秋佳节,雨山湖公园、花雨广场等开放式广场公园,都会张灯结彩。更有大型的花卉盆景展,整个诗城都会洋溢一股浓浓的团圆气氛,在当涂等地也会有赏月赏花灯等民俗活动。
夜色渐浓,月光下人们露天设桌,烧香拜月,祈求平安。这天晚上,吃的是新杀的鸭子和肥美的石臼湖螃蟹,喝的是馥郁醉人的桂花酒,配以芋头、菱角和月饼,并以石榴、柿子为零食。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赏月聊天。在和县和含山县,人们通常在门口供上月饼和菱角。
有关中秋诗歌
如今,在马鞍山的一些农村,仍保有中秋节前当年结婚的男方要给女方亲戚送礼的习俗,礼品一般为月饼、鸭子、烟酒等,称“拖酥”,收了“拖酥”的都要准备给新娘送嫁妆。在含山铜闸、运漕一带还有中秋节送套饼之习俗。套饼大小不等共五块,上小下大像宝塔状,五块饼取五福临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