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揭秘孟良崮战役,血流成河中如何突围?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战役,也是中国抗日史上的转折。孟良崮战役中,老兵的回忆让我们大吃一惊,他说孟良崮战役中的尸体堆起来有7层厚。孟良崮战役到底是一个怎样残忍的战役?今天,我们听听孟良崮战役老兵们的回忆。
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陈毅一句话镇住了想抗命不从的纵队司令,力挺粟裕,艰苦的攻坚战得以继续,陈毅和粟裕的这种配合始于抗战时期,1940年陈毅、粟裕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时,他俩一个任指挥一个任妇指挥,两人有过一段相得益彰的共事阶段。1946年9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开始集中统一指挥,陈毅是司令兼政委,粟裕是副司令,这一时期两人联手打了不少好仗,所以陈毅说粟裕仗愈打愈奇,愈打愈妙,而粟裕后来也回忆说,在陈毅的领导下工作心情很舒畅,由于两人有过密切合作,战果丰硕的的配合,就有了“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实际上两人真正作为直接上下级共事时间一共只有两年半。1947年5月15日夜,孟良崮战役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陈毅在指挥所一一打电话给前线的纵队司令,要求他们在16日拂晓前坚决拿下孟良崮战役,消灭整编74师并表示“成败在此一举”,哪怕拼掉两个纵队也要完成任务。
孟良崮战役油画
陈丹淮:你们不要怕牺牲,你们打掉一千人我给你补一千人,打掉两千人我给你补两千人,你这个部队打掉了以后我给你重建番号。
张优(原华野四纵连政治指导员):天亮以前最后来道命令,叫我们通讯班长来了,如果再攻不上去的话你连长指导员给我枪毙。
孟良崮战役中陈毅粟裕之所以下这样的死命令也是出于战情紧急,5月15日晚10时,他们收到战报,国民党整编第9师、11师已经靠近蒙阴,第5军已到新泰,整编64师已到青驼寺,如果16日拂晓前不能全歼整编74师战场情况随时可能逆转,一旦国民党援军四面压上,谁胜谁负结局还真是难以预料。
孟良崮战役战前1947年5月12日,粟裕将他的指挥部设在坦埠以西艾山脚下的老君洞,从这里可以观察到整个孟良崮战场的情况,随着战事的逐渐胶着,他的指挥部也一再向前推进。
张作义(原蒙阴县党史研究室主任):14日我们华野基本形成对74师的合围态势之后,就是粟老总带着少数机要参谋人员靠近了前线。
解说:孟良崮战役期间粟裕的最后一个前线指挥部距离张灵甫师部所在地即600高地不过5公里之途,当时粟裕很清楚他对手的位置所在,而张灵甫恐怕已经无暇顾及他的劲敌在什么地方。靠前指挥是许多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习惯,如此他们能够及时掌前线的最新动向,而国民党方面除了充当轴心的张灵甫身处一线,他的直接上司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远在临沂,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批准作战计划的蒋介石则在南京。
叶小琦:所以他的指挥方式是很明显的一种是由后往前的一种方式,那这种方式来讲显然是落后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第一线的情况,我军就是完全相反的,共军是由前往后的指挥方式,这个话怎么讲的,你看统帅部跟我们华野之间它不是一种命令的关系,他是跟你好象有一种讨论的意思,经常甚至是毛主席,我建议你们应该怎么打怎么打。
解说: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的这种由前往后的指挥方式在孟良崮战役中得到体现,5月15日夜10时许,陈毅打电话给一纵司令叶飞,授权他在一线统一指挥,组织5个纵队协同动作不打乱仗。孟良崮战役打响后一纵担负着分割包围、主攻和阻援三重任务,一纵司令叶飞把大部兵力调去担任主攻任务,只派了4个团负责防守西面长达60多公里的防线,叶飞这么做也实属无奈。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5月15日下午4时许,这4个团的人马眼看就要拼光,天马山阵地上黄百韬的部队还在成群成队地往上冲锋,负责坚守阵地的一纵一师师长寥政国手中已经无兵可派,最后就连警卫员、炊事员和卫生员都组织起来投入了战斗,天马山阵地岌岌可危。
叶小琦:最后就剩下一个这个天马山,天马山离这个孟良崮啊,我去看了,大概5公里都不到,一过天马山就完了。
陈丹淮:就差那么5公里的地方,一旦打通了这个要道之后那我们整个战役可能会破产。
李作义:在接收敌人的报话机里传出,黄先生、黄先生赶紧地向我靠拢,这是张灵甫在呼叫黄百韬,黄百韬说张先生请你放心现在我们距离只有四五里路了。
解说:危急关头一队人马从廖政国的指挥所前跑步经过,这是华野四纵28团3营的官兵,他们正奉命赶往孟良崮执行攻山任务。
李作义:华野4纵10师28团的一个营从附近路过,被寥师长的警卫员截住,寥师长就和这个营长说这座山的得失关系重大,如果敌人打通了联系对我们战役全局将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请你服从我的指挥,现在我有权使用所有达到这个地区的部队。
解说:寥政国自报家门,并向对方说明了战场的紧急情况,要求该营官兵留下来保卫天马山阵地。
张作义:这个营长考虑了一下,我们本来是参加攻击孟良崮的,为了全局的利益,我服从首长指挥,这个营立即就攻上了天马山,这个营的参战局势立即改观,就稳住了天马山的阵线,使天马山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